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冯俏彬:加强创新驱动都是当务之急 世界快播报

来源 : 经济观察报    时间:2023-04-30 10:22:30

在华夏新供给研究院2023年第一季度形势分析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从机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这一角度,对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做了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资料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明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回顾起来,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已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了,背景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之后,需要寻找到高增长趋于结束之后的我国经济新的发展取向。从有了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认识之后,到真正认可接受、再逐渐到行动上有所转变、以至于具体的制度调整的话,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高质量发展是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当中就已经首次提出了,后来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二十大报告当中进一步的予以强调和反复申明。现在,高质量发展已经正在落实到具体的体制和机制上,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要完整、全面、准确的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之“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这十个字,高度浓缩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取向,是对今后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发展的高度提炼。我今天的发言仅从创新的角度来切入。这是因为,创新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新发展理念中居于第一位的、起引领作用的最重要的一个理念。

简要地回顾一下。从历史上看,创新是经济增长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人类社会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低水平重复,只有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才开启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每一次迎来一个经济增长的长周期,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技术突破。所以,今天谈到高质量发展的时候,第一重要的就是创新,就是要在科技上有重大的突破。从现实的情况看,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当前大国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水平,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还是在科技方面的进步、成就、突破,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比较优势。与此同时,我们也迫切的感觉到,科技水平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段时间,我们调研了一些企业,强烈感觉到中国这些年企业的进步非常明显,我们参观一些工厂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它是一个传统工厂,而是水平很高的现代化工厂。这说明无论是我们传统企业,比如钢铁行业和石化行业,还是一些新兴的制造企业,总体来讲都把创新放到企业发展的第一位。但是我们也看到,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设备以及后面的人才、知识产权等方仍然是制约广大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现在无论是国家经济增长,还是企业发展,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创新驱动都是当务之急。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国家也一直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从“两会”后发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看,我觉得就是以实际行动在形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轨道。换句话说,在高质量发展的这个大取向下,这些年各方面一直在努力,但是只有对问题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把握,对方向有相当程度的确定,才可能在将其固化到制度层面。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次机构改革方案就是表明,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抓手已经有了非常确定的认识,并通过机构改革,在制度层面上形塑出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轨道。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制度对于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制度不仅仅是塑造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规则框架,还在于在宏观角度和中长期角度明确发展的基本取向。

机构改革中的科技改革,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内容很多。如果从创新的角度切入就会看到,这一次机构改革对于科技创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背景上看,一方面,我国最近这些年无论是在研发投入,还是在全球的创新指数排名当中增长得很快,虽然在有些领域我们还处于跟跑状态,但是有些领域我们已经处于并跑、甚至领跑的阶段。但另一方面,现在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比如大家特别关注的“卡脖子”的问题。这几年在突破卡脖子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新的认识,比如对于光刻机,这么复杂的机器能不能通过完全自主创新实现,大家对它的认识现在都比较清晰了。但是诸多“卡脖子”的问题的存在,也彰显出解决“卡脖子”的现实迫切性。

这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仅仅要对国外的技术要进行学习、拷贝、集成创新,更核心的问题是解决基础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大家经常引用任正非的一句话,大意是华为现在的科技相当于航行在一个没有航向的大海上,前面已经没有人引路,而后面还有很多追赶者,这时候前行的方向何在?在于扎实的基础理论所带来的方向感,不一定非常确切定,但是一定有一个大的认知框架起到引领作用。我想所有搞研究的同志对此都有认知,现在这些问题也得到社会层面广泛一致的认识。所以,这次机构改革上首先成立了中央科技委员会,这个科技委员会要研究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和重大政策,要统筹解决科技领域里的一些战略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中央科技委员会的基础上,对科技部进行了重组,新成立的科技部主要职责在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经济的职责,而且还保留了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国家实验室,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这几项。了解当前科技工作的同志应该都知道,这几项都是瞄准重大战略和基础研究这两项。这样科技部就不再是原来科技部的概念,而是着重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这两个主题上,相应它的有些职责,比如和某些部门、一些领域相关的科技应用就划归到相关的部门,这里面涉及到农村农业部,涉及到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卫健委、工信部,以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等,换句话说跟这些领域相关的一些带有应用型的研究、需要和相应的实务密切结合的,就划转到这些部门,这就进一步突出了科技部的主责主业在于重大战略和基础研究。

通过科技部职责的调整,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出我国创新发展的取向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科技的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

机构改革中的数字经济。关于数字经济,这两年应该说大家对此都是有很多心情复杂的认识,包括贾老师也提到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回过头看,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的数量、规模、质量等指标,在全球各类排名中均稳居世界第二。我国数字经济的占比、数字产业的营收、网民数量、数据数量等的基础条件非常好。所以,关键是要在思想上厘清发展和规范的关系问题。最近在ChatGPT横空出世,大家比较一致性的感受是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产业落后了,这对各方面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刺激。最近,我们看到围绕着人工智能,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开始了快速追赶。政府的层面更是一直在努力,近年来出台了很多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从承认数据是一种生产要素、到发布《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布局》,等等。这次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家数据局,更是开创出一个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局面。这当中有一些具体内容,如把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这三方面的建设任务统一归口到国家数据局、由国家发改委统一管理。如理顺网信办和国家发改委在数字发展方面的职责等,时间关系不能打开详细讲,但是从布局上可以看出来,围绕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与规范,应该还是把发展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边发展边规范。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这几年,从各方面的数据上来看,我们国家专利的申请量还是非常大的,但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在国内有一些不同意见,国际上也有一些诟病。这次机构改革升格了国家知识保护产权局,由以前由市场监管总局管理的一个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表明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体制机制安排。

综上所述,从科技部的重组,国家数据局的成立,还有国家产权局的升格,可以看到共同指向就是促进科技发展、加快创新驱动,从而为高质量发展铺平体制和机制的轨道。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都在研讨日本经济的一些著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历了“失去的30年”,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揣摸,以为后事之师。关于日本为什么会有“失去30年”,理论上有很多不同的假说,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结构等等,都有各自的解释。我最近看到一个解释有一定的新意,讲原因之一是日本的政治体系不能引领社会共识的形成,导致日本经济在转型过程中政府不能很好地规划国家发展的方向、并通过体制机制的固化将全社会引领到转型的轨道上来。就这一点而言,我国的政治体系在引领共识的形成、并将其体系固化到体制机制的轨道上具有比日本更好的条件。今天以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新理念,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有力的政治体系引领社会朝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从这个角度上说,当前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确确实实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了。为此,一些过去习惯的做法、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了要像贾老师经常说的那样进行“扬弃”,一方面保持其中有利的部分,另一方面及时更新和时代不相适应的部分。无论是作为一个研究人员还是普通人,都应当始终保持思想上和头脑上的开放,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相关工作。

谢谢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