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是开发区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坚持总体谋划、系统集成、部门联动,大力开展“熟地”招商,深入推行全程领办代办,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改革效能持续释放,开发区建设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建立制度体系,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在全省率先制定集成化推进开发区“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行动方案,建立了清单管理机制、分工负责机制、会商协调机制、调查研究机制、整改推广机制和调度督导等六个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推进部门联动;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责任到人,扎实推进“三项改革”落实生效。2022年实施3次“三个一批”活动,70个“签约一批”项目开工率96.04%,73个“开工一批”项目投产率59.48%,58个“投产一批”项目中产业项目32个,达效率100%。“三率”均居全省前列。
压缩流程时间,扩大项目承诺制占比。一是完善工作制度。各开发区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落实企业开工前“零审批”,做到了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服务监管、变部门审批把关为企业信用约束、变企业跑腿为信息跑路,真正让企业轻装前行,实现项目建设“加速跑”。2022年,全市开发区实行备案项目数78个,其中已实行承诺制项目74个。二是合并精简审批事项。从项目建设和企业需求出发,对承诺制进行流程再造,建立以承诺制为牵引,先建后审、并联审批为支撑的快速审批制度,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长。交城经开区建立容缺受理制度,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来的75天压缩为35天,企业准备材料由原来的288份压减到21份,低风险类项目从备案到发放施工许可证仅需12天,项目从立项到开工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汾阳杏花村经开区通过先行先试,将企业从拿地立项到开工建设承诺事项的审批从原先的90天压缩为35天、企业准备事项由原来的200余项压减到46项,极大提升了项目建设速度。
强化前期延伸,加大标准地出让力度。一是强化前期服务。各开发区全部完成区域评估报告编制、控制性指标设置和“三通一平”等工作明确其所承担的评估、出让、施建带“标”任务。环境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等控制性指标做到了“土地带标”“定标出让”。二是强化拿地开工。将“标准地”改革与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全线贯通,聚焦“标准地”项目用地、项目审批、资源要素保障等核心环节,进行重点调度、主动服务、代办服务。汾阳杏花村经开区仅用28天的时间,完成1895.7亩土地组卷上报工作,提高时效,降低成本。三是强化延伸拓展。将“标准地”提升为“标准化厂房”,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推动更多企业“拎包入驻”。2022年全市共出让“标准地”30宗,3933.93亩,“标准地”出让宗数占到工业用地宗数80%以上。截至目前,标准化厂房面积达到38.98万平米,正在建设23.57万平方米。
创新办事方式,提升全代办服务质量。一是让代办跑,领办队伍“终身服务”。建立了以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为主的领办队伍,建立了无偿代办、全程服务的代办员队伍。全市9个开发区现有领办员47名,代办员147名。建立了“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个领导、一抓到底”抓项目工作机制。2022年,全市开发区实行领办代办项目数达187个,领办代办件数738件。二是让数据跑,审批服务“两不见面”。加快推动各类审批业务系统深度整合,完成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解决数据不共享、工作人员二次录入等问题。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包括水、电、气、暖、网等报装服务事项一并纳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三是让专办跑,一件事项一次办成。以审批制度改革为先导,以政务服务为支撑,以企业、群众一次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梳理开发区“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努力实现“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截至目前,省级向开发区统一赋权58项,市级赋权3846项,县级赋权1033项。全市开发区共承接赋权3567项,向“办事不出区”迈出一大步。(王富贵 吕浩江 苏凤凤)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