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部分高校硕博毕业生超过本科生后,还有必要考研吗? 当前速看

来源 : 算法与数学之美    时间:2023-04-14 06:54:23

前不久,

中国青年报报道了 上海、南京等地

部分高校出现


【资料图】

硕博毕业人数超本科生的情况,

有关 “要不要考研”的话题

再度引发热议

>>>>

随后,

@中国青年报 发起一系列投票,

超2万人参与调查。

数据显示,

64.1%的受访者表示

本科毕业有必要继续升学,

其中,

50.6%的受访者认为“学历还是敲门砖”。

54.8%的受访者给自己设定的 受教育目标

是 硕士毕业及以上。

专家:研究生阶段受教育人数

占我国高等教育10%左右

广东某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绍仪

感觉身边很多人读研

是抱着一种 随波逐流的心态,

“很多人把考研当成了高考”。

在深圳工作的 黄子芮

是一名去年毕业的文科硕士。

她则认为,

大部分人应该在本科阶段

就掌握进入社会所需要的技能,

如果硕士、博士只是多花了几年时间

去完成在本科就该完成的事,

那就是浪费时间。

针对部分高校

硕博毕业生超过本科生的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副院长李立国认为,

“北京、上海硕博毕业生超本科生

是一个正常现象,

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壮大的标志,

也是实现建成人才强国目标的基础。”

他表示,

在高收入国家,

研究生阶段受教育人数

占高等教育的比例在20%左右,

目前我国在10%左右,

而且主要聚集在北上广、长三角等大城市,

因此在未来还有发展空间和提升潜力。

“招聘应该是岗位与能力相匹配,

而不是岗位与学历相匹配”

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升学,

是否意味着在职场上

没有研究生学历就没有竞争力?

家住内蒙古的吴俣正在备考硕士研究生,

他认为由于高学历求职者人数不断增多,

招聘方的学历门槛也越来越高,

“但不能事事都要求学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

学历是教育的一个外在标志,

招聘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岗位与能力相匹配,

而不是岗位与学历相匹配。

“如果仅追求学历 ,

就会造成浪费,

而且能力不完全等同于学历。”

储朝晖认为,

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整个社会,

都要回归理性,

不能盲目追求学历。

李立国也指出,

学历高不代表能力强,

也不意味着更有竞争力,

人才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

“现在高学历人士就业问

题主要体现在供需不匹配上。

比如很多研究生希望毕业后留在大城市,

造成了大城市人才高度拥挤,

但中小城市又存在人才需求缺口”。

“从个人期望的角度看,

研究生普遍对薪酬期望比较高,

但不同行业薪酬标准不一样,

要从长远职业发展角度看待薪酬问题,

不能只关注起始薪酬,

有的行业薪酬虽高,

但可能是青春饭。”

李立国建议, 地方政府要

将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结合起来,

解决高学历人才供需错配问题,

“比如在住房上提供补贴 ,

在就业上引进大企业,

提供更为充足的岗位,

吸引更多人才”。

“还是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此外,绍仪认为,

要形成崇尚劳动的观念 ,

对所有职业予以尊重,

让年轻人有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

做想做的事。

针对“考研热”的情况,

此前,中青评论发文称:

考研并非人生的必经之路。从社会需求而言,一个合格毕业的大学生,理应胜任绝大多数岗位的工作。从事这些工作,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表现未必存在实质性区别。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固然有用人单位加码提高招聘门槛的问题,但也存在考生自发性“卷”的影响——文凭“贬值”了, 给社会造成了不读研究生,教育经历就“不完整”的错觉。

“卷”体现了竞争程度,也是知识传承和创新的动力来源。要追问的是, 为什么“卷”集中在考研的时候?这对于高等教育和培育科研新生力量是否合理?

—版权声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nhyilin

仅用于学术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Eternalhui或nhyilin删除或修改!

—THE END—

☞ 热议!原北大博导被吊销教资许可证,曾被举报与多人发生关系......

☞ 同济一博士生3年发表14篇一作论文引热议,本人亲自下场回应!

☞ 2022 年谷歌博士生奖学金名单公布,17 位华人博士生入选

☞ Nature两连发:揭秘美国博导学术霸凌亚洲博士后黑幕

☞ 「金氏黑手党」师从这位芯片教父,让韩国半导体在世界崛起

☞ 国家杰青!苏州大学,迎来新校长!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